- 本栏最新文章
- 一名学生写给老师的感谢信 11-05
-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学习心得 04-11
- 创建"文明和谐校园"倡议书 10-14
- 济南学习心得体会 04-15
- 高二3班同学为教师过教师节 09-11
- 做学习型班主任 ——参加济 04-15
- 生活自理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09-28
- 国旗下的讲话:第一名属于每 09-25
- 学思行:做幸福的研究型班主 04-15
- 本栏推荐文章
- 提升文明素质,点赞良好风气 05-09
- 拾金不昧,传递正能量 11-16
- 做"学习型、成长型 "班主 09-25
- 王校长在心理咨询室揭牌仪式 10-29
-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 09-04
- 情景的创设要做到"四化" 09-04
-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两个字—习 09-04
- 真情·爱心——第24个全国助 05-21
- 失而复得的生活费 05-19
- 实验中学第24个"全国助残日 05-19
- 2013级2013-2014学年度三好 03-18
- 2012级2013-2014学年度三好 03-18
- 2011级2013-2014学年度三好 03-18
- 高一年级统一张贴励志格言, 03-10
- 有这样一群教师 02-27
生活自理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时间:2011-09-28 作者:张鹏
生活自理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为了孩子有出息,许多家长常常只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和培养特长,而忽视了让孩子做家务活,认为做家务活没有出息。其实,这恰恰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误区。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5岁的儿子要擦窗上的玻璃,爸爸怕他伤着,急忙上前制止,并严厉警告,今后不许再乱动。7岁的女儿拿起菜刀要切菜,正在淘米的妈妈吓得大惊失色,慌忙夺过菜刀,然后心有余悸地责备女儿说: "菜刀是闹着玩的吗?切了手指怎么办?以后不要干这样的事上"被妈妈数说了一顿后,女儿果然再没兴趣干家务活了。 诸如此类父母阻止孩子干家务活、参加劳动的事屡见不鲜。

父母们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主要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这种爱,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好处。教子杂谈 孩子将来是要独立生活的,独立生活需要具备较强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从哪里来?要靠劳动培养。孩子从小就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以学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这对他将来的独立生活是很有益处的。
大多数父母由于爱子心切,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结果使孩子连生活和学习用品都不会整理,一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这样的孩子,将来怎能独立生活? 孩子参加家务劳动,除了为今后独立生活作准备外,还能体会到父母持家的艰辛,从而尊重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到,作为一名家庭成员,必须为家庭尽义务、作贡献,而不能一味只....

朱德同志从小就跟母亲学干家务活,八九岁时不但能挑水,还学会了种地,由于从小受过劳动磨炼,后来在漫长的革命斗争生活中,没有感到过困难。他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小学初中高中,家长可以代劳,总不能带着妈妈上大学去吧?
适当的家务劳动可以使孩子从小养成勤劳的习惯,磨炼坚强的意志,最大的益处是能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和环境适应能力。
后话,估计这些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大多出自城市里或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像我们这些农村乡下的孩子,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暑假的时候不少孩子还去打暑期工帮家里减轻负担,家里包下家务活的不在少数。